2017/11/26

365日。|1126

「京都女人對待鍋碗瓢盆細膩妥貼,四處走動時安靜沈穩,若顧及這種地方所顯現的溫柔,那絕非是臨陣磨槍、只憑一代一人造就、沒有根柢的淺薄柔情。」

這是《廚房記》中〈廚房的聲音〉裡的一段文字,看似讚賞一個地方的人性特質,但其實是作者的文學家兼老饕客父親對女兒兵荒馬亂的廚房態勢說教、比對的說詞。


《廚房記》有著樸雅的封面,但它沒有近來許多作品將廚房與清新療癒連結的柔軟,反而是人生五味雜陳的實際與咀嚼。



作者幸田文年幼喪母,七歲開始記錄一日三餐,十四歲起為熱愛美食的父親準備下酒菜,婚後依然與廚房為伍,離婚恢復單終於擁有自己的餐桌,卻依然感到人生淒涼。作者說,在廚房裡,「學到了忍耐之後的安寧,悲傷之後的溫馨,憎惡之後的譴責,嫉妒之後的空虛。那是料理蘿蔔與魚的地方,也是完成女人心中種種業行的場所。我認為那是教室。」
朋友的書,還沒看完就借了給我,今天下午趁著小孩的卡通時間讀了幾章,搭配地瓜酥與紅蔘茶。


2017.11.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