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7/2

不歡迎大象

「養一頭小象當寵物的麻煩是,
別人會覺得你跟他們不一樣。」


故事的開端便道出在群體中,少數者容易受到多數者排擠的心情。但是在友誼的護持下,故事往明亮美好的方向走去。那份轉變的力量是什麼呢?

《不歡迎大象》是一個從溫暖視角出發的故事,談論在群體中的異質個體如何認同自我,也受集體認同。小男孩養了一頭小象,跟多數擁有貓狗的孩子很不一樣,但是即使他知道會受到異樣的眼光,小男孩仍然和小象溫柔相伴。下雨天,他們輪流為對方撐傘、遇到路上坑洞,男孩會抱起小象跨過、赴重要的聚會前,他們還會繫上同樣的大紅色圍巾。小男孩和小象是好朋友,明白彼此的喜好,互相支持。但是,就在他們出席寵物同樂會時,其他孩子們嫌惡的眼神、門上「不歡迎大象」的告示牌,讓他們十分洩氣沮喪。

直到在雨中街角遇見抱著臭鼬的女孩,他們互換了彼此遭拒的灰心,並一起樂觀的想出好辦法-成立自己的寵物俱樂部吧。這時候,雨停了,他們心中灰撲撲的失落也拋開了。一路上跟他們一樣的「少數者」紛紛靠攏,許多曾經受到拒絕的孩子,帶著寵物加入這個新聚會。他們也立了告示牌,不過,並不是規範誰無法加入,而是「歡迎所有人」。俱樂部裡除了犰狳、企鵝、蝙蝠、刺蝟,這類少見的寵物朋友,他們同樣熱情歡迎小狗、小貓以及他們的主人。這個新俱樂部,歡迎所有人!

因為深刻認同自己和寵物之間的友誼,小男孩與小女孩被拒於門外時,他們並非選擇放棄自己擁有的少數特質,以謀求多數認同,反而是定定地看待身心、自我肯定,並為自己創造更寬廣的一方天地。

種族雖然是常見劃分族群的因素之一,但在這樣的大條件下,人類的思想、價值觀其實更頻繁的分化了族群,而且處處可見。因此,作者巧妙的安排小象的主人是白人男孩,而臭鼬的主人是黑人女孩,但是因為同樣擁有受排擠的經驗,同理心的形成,讓兩人跨越種族的相異,攜手成立一個自我接納,也包容異者的友好社群。

多數的我們需要透過自我認同,獲得平靜與滿足,但自我認同的追尋若是缺乏成熟的心相,難免形成群體之間的隔閡與偏見,就像高舉「不歡迎大象」的孩子們。而那所謂成熟的心理條件,我們在「歡迎所有人」的孩子們當中感受到的,我想就是「尊重與包容」,也是作者默默用以維繫整起故事的隱形繩索。它讓每個追求認識自我的生命,有了溫厚良善的胸襟,開闊的接納和自己不同生命印記的個體。這樣的快樂才能穩固而自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