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3

關於繪本共讀,我想做的是……

最近有家長在共讀後問我,「我的小孩不太專心耶,適合再來嗎?」、「我的孩子一直問問題,抱歉打斷妳!」、「這本繪本對我的孩子來說是不是太難,所以他走來走去?」,我原本想在這裡一一說明這些疑慮,但後來想想,我應該好好跟大家聊聊,我想進行共讀的初衷與做法,也許更為根本。

■ 「讀」故事,而非聽故事
每一次共讀開始前,我習慣說「歡迎大家一起來"讀"繪本」而不是「歡迎小朋友來"聽"故事」。我喜愛繪本裡文字的優美、圖畫的美感和張力、以及故事本身默默傳遞的價值。所以,每一頁的文本,我會穩穩地朗讀,再解釋。「穩穩的朗讀」並不是呆板,而是希望小孩在每個段落前能專注於「穩定」的聲音,再接受後續加入聲音表情的解釋,我想這是小孩最初用耳朵欣賞文字美感的經驗。而在一本繪本當中,我會挑選幾頁,請孩子欣賞,也許是提醒孩子,原來大海的藍可以有三種以上、紅色是愛的顏色也可以是盛怒的表現、圖裡的春天除了有盛開的花朵,別忘了還有把果子吃出一個洞的毛毛蟲、而樹上的蟬是因為時節來到了夏天。


讀繪本的時侯,適時的以音調高低、情緒起伏來傳達是一定的,但我不是一個動作、聲音誇張的表達者,也不希望透過佈景、道具來協助。當生活裡已經充斥著這麼多的影音產品和效果時,希望「讀繪本」就是手握著紙本的書、唸字看圖。
希望在這個過程裡,讓孩子發現,平平靜靜地和一本書相處也是愉快的。當然,這個感受是靠經驗累積而來,親子共讀或團體共讀都可以幫助孩子體驗,但時間是關鍵,無法一蹴而就。


■ 共讀,親子一起
目前接觸到的家長都十分樂意陪伴孩子來共讀,但是我覺得在共讀裡,孩子和家長都是主要成員,我希望家長是參與,而不只是陪伴。曾經有家長問我,他該和孩子坐在一起嗎?小孩會不會因此分心。雖然我不曾正式地建議家長坐在特定的位置,但往後也許我會邀請家長,就和你的孩子相鄰而坐吧!共讀的過程,也請當個大孩子,盡情地一起讀繪本,並且請仔細觀察你身邊這個小孩子,什麼時侯偷偷笑、什麼喬段哈哈大笑、什麼情節讓他皺眉頭、什麼對話引起他的好奇心,欣賞孩子吸收故事的反應,是團體共讀有趣之處。


■感受勝於理解
雖然繪本會標註適讀的年紀,但我相信,大部分的繪本,只要講者事先的了解和準備,同一本繪本在不同年紀讀,必然有不同的領受。目前團體共讀的小成員們,建議年紀是2-6歲,在小孩來說,即使只有一歲之差,心智成熟度的差距是挺大的,所以同一個故事,不同年紀的孩子感受也不同。然而,在共讀的過程,相較於聽懂故事內容、理解前因後果,我希望孩子「感受」故事的大精神、甚至只是單純而愉快地「感受」讀繪本這件事、這個空間,都比前者來得重要。


以最近共讀的《早安!阿尼 早安!阿布》來說,小小孩可能在共讀結束後仍分不清誰是阿尼?誰是阿布?但他知道其中一位幫助了另外一位,他感受到了主動關心別人是好事。那麼,如果有一位孩子當天就是對故事不感興趣,坐遠遠的看著其他孩子的互動,即使他不聽故事,但他發現其他人在共讀時似乎是開心的,對他來說,共讀的空間很友善,也就在他心裡撒下了一顆閱讀的好種子。有時侯,不排斥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互動讓共讀更有趣
團體共讀由多組親子一同參與,但共讀不是上課,我也不期待孩子正襟危坐地一起渡過這段時間。而且,常常在共讀的過程,孩子天馬行空的一句話,讓大家都笑了。所以別因為孩子邊聽邊扭動身體,就喊他坐好、別因為他不斷發問,就試圖阻止、也別因為他離開位置就急著把他拎回來。在不嚴重影響進行的情況下,就讓小孩用他自在的姿勢讀繪本、想問的問題我們專心聆聽與回答、暫時溜開的孩子,就讓他休息一下,也許翻了下一頁或者發現爸爸媽媽仍然認真聽故事,他便坐回來了,如果真的嚴重影響其他孩子共讀的權益,那我再用眼神告訴爸爸媽媽,請爸爸媽媽隔離溝通! 


日本繪本推手與作家松居直先生曾經這麼說,「母親應該用溫暖、輕柔的愛撫和充滿感情的語言來養育寶寶,而圖畫書則負責把語言的種子一粒一粒播入母親犁好的精神土壤上」,這段話十分貼近我希望進行共讀的心意與理想,不論是為我的孩子,或是為更多孩子,如果這也接近你的想法,就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努力與合作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