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是從心裡”長”出來的!
我們希望孩子有同理心,有時侯不免想著,怎麼"教"孩子有同理心,但看過《Those Shoes》,心裡冒出了這個念頭。同理心就像存在心裡的種子,經過適當的培育、給予正確的養分,最後需要耐心的等待,或快或慢,有一天它會扎扎實實的從心裡發芽、茁壯,"長"出來的同理心不是勉強來的,也才會是一輩子的人格資產。
《Those Shoes》,來自美國的繪本。故事起因於一雙黑色高筒、有兩道白色色塊的鞋子,在學校那是一雙大受歡迎的鞋款,Jeremy也渴望擁有它,但是它價值不匪,奶奶恐怕負擔不起,而且奶奶曾經說過「對我們來說只有"需要"這件事,而不是"想要"」。有一天Jeremy和奶奶在義賣店找到了這款鞋,是可以接受的價格,可借它的尺寸小了一點,他不斷說服奶奶,鞋子可能會鬆一點!奶奶為了保全孩子的心願,默默付了錢買了這雙不合腳的鞋回家。然而就在等待鞋子變鬆的同時,Jeremy還是只能穿著原來自己那雙印有卡通圖案的鞋子上學。在一次數學課中他發現同學Antonio左腳上的鞋已經壞了,一直沒買新的,他這時才明白,為什麼當初同學們都嘲笑他的卡通鞋,只有Antonio沒有。在他觀察後也發現,Antonio的腳似乎比他的小一點,之後,每次當他和Antonio一起打球、一起盪鞦韆、一起跑步,看著他左腳鞋子上那一塊已經裂開的布塊,總會想起家裡那雙尺寸太小的鞋。
一雙好不容易獲得、但尺寸不合適的鞋子,一個比自己更需要、也更適合那雙鞋子的好朋友。即使Jeremy已產生同理心與善意,但兩者仍在心裡拉扯著。經過一番思索,Jeremy最後把鞋子送到Antonio家門口,按了門鈴就跑走了。在遠遠看到Antonio和同學討論著腳上的新鞋時,Antonio笑的好開心,Jeremy也笑了。
分享,有時侯不只是「我一份,也給你一份」,有些時侯,分享是「把自己僅有的送給另一個更需要的人」。Jeremy最後願意把鞋子送給Antonio,是經過漫長的心理沈澱與選擇,在這個故事裡同理心是長出來的。
而奶奶,則是一位溫柔灌溉孩子心裡那塊良田的推手,雖然一開始告訴孩子「對我們來說只有"需要"這件事,而不是"想要"」,而當孩子面臨現實與夢想的拉鋸時,奶奶總是靜靜陪伴和擁抱,沒有指責,永遠給予情感上的支持與尊重,等待孩子自己承受生命的洗禮與蛻變。
黑色高筒有兩塊白色色塊的鞋子
Jeremy也好想要一雙
Jeremy也好想要一雙
奶奶告訴他, 「對我們來說只有"需要"這件事,而不是"想要"」 |
Jeremy和Antonio討論著 穿新鞋來上學的Nate為了讓大家看到鞋子 一天上了七次廁所了 |
接著,Allen和Terrence也買了這款鞋 |
鞋子終究穿壞了 |
代理校長給了他一雙救急鞋 |
但同學們都笑他,除了Antonio |
奶奶提議,去鞋店看看那雙鞋吧 |
但,價格太昂貴了 |
Jeremy體貼的拉著奶奶離開 準備去義賣店碰碰運氣 |
跑了幾家店,終於找到了 但是尺寸太小 |
Jeremy試著告訴奶奶 鞋子可能會鬆一點 |
奶奶另外買了一雙冬天真正需要的靴子放在櫃子裡 對於等著鞋變鬆的Jeremy 奶奶只是靜靜的抱抱他 |
Jeremy發現Antonio鞋壞了 |
每次打球或跑步,看著Antonio的鞋子 Jeremy總會想起家裡那雙不合腳的鞋 |
他邀請Antonio到家裡玩 順便試穿了那雙鞋 |
經過一夜的思考 |
Jeremy做了一個溫暖的決定
看著Antonio跟同學討論著新鞋 Antonio笑的好開心,他自己也笑了 |
其實Antonio知道鞋子是怎麼來的 |
道謝後,兩個好朋友繼續玩耍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