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6

《窗邊的小荳荳》

「我起床刷牙,嘴巴香香
換上衣服,暖暖身。」


我準備離開臥房時,女兒坐在床邊換下睡衣,口中這樣緩緩唸著,我急不迭地回頭看看這位6歲的小姑娘,她一臉沈醉的模樣,引得我發笑。是開心欣慰的笑。

女兒偶爾會自創唸謠,樂在其中,我也見多不以為意,但今天早上這幅景象,我大概猜得到是哪兒來的靈感動機。


最近我在為小孩唸《窗邊的小荳荳》,每天晚上睡覺前,一起蓋著暖呼呼的被子,唸兩篇再關燈。小孩總是用各種姿勢窩在我身邊聽故事,小學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小荳荳,她後來在巴氏學園求學的歷程與遭遇,充滿了童趣,也充滿了對孩子思想行為的體諒,兩姐弟聽得十分入迷,有時聽到逗趣的情節,不但笑得東倒西歪,還會忍不住鑽出被子,學學荳荳說的話或做的動作,兩篇的配額不過癮,時常要求再加碼。

我也發現,即使只有媽媽的口述,沒有圖象,文字進入孩子的腦袋後,經過思考、理解和想像,那具象的故事畫面,其實也就一幀幀地在腦海裡呈現。這是最單純的「聽故事」。

而女兒一早的詩意,大概是起因於昨晚我們在小荳荳的故事中,讀到了校長先生喜歡帶孩子欣賞俳句的那一篇。

冰雪已融化
村內村外隨處

孩子的身影


這是書上提到的其中一篇俳句,女兒也問了俳句是什麼意思,解釋後她隨口跟著創作了一首,但內容我已忘,想必深刻的感受,必定不如今天一早更衣時朗誦的那首小小的詩,最後「暖暖身」三個字,讓媽媽陶醉不已。

《窗邊的小荳荳》我自己在國小時讀過,至今只留下片段且模糊的印象,現在和孩子再讀一次,看到了現實生活中,我們容易忽略孩子的天真性格,也在荳荳媽媽和校長先生身上,看到了自己對孩子不足的體貼與理解,黑柳徹子可是出生於1933年,在那個年代校長先生已經有如此的辦學思維,媽媽也真切地維護孩子的天真與成長,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

許多的經驗讓我發現,共讀這件事,最美好的一部分,莫過於文字的朗誦與思考過後,在家庭生活裡延展而出的漣漪。那會是故事之外的故事,親密、無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